close

第一次嘗試 DIY 日系車 前後雙鏡頭行車記錄器 安裝走線。

IMG_8614.jpeg

 

雖然現在新車一堆 360度環景等等的噱頭很誘人, 但可能年紀大了, 覺得事情單純點會比較美 ; 行車記錄器就還是單純行車記錄器功能就好, 別什麼功能都要參一腳弄得像電子花車開車或倒車時眼睛都不知道要看哪裡 ......。話說 Mio848 正是 Mio828 的改良款, 修正了 Mio828 過多的附加功能 (說是會導致晶片運算 loading 過重, 反而影響最基本的畫質), 回歸單純行車記錄器後, Mio848 的畫質優勢就很明顯, 跟前代機種比確實是好了許多。

 

歐系車跟日系車的設計理念不盡相同, 對保險絲座的設計, 飾板卡榫的設計, 甚至連哪些電路是熄火後仍能過電, 都有不同 ; Lexus UX 車系還算新, 網路上可以參考的拆內飾板走線資料不多, 只好自己從 拆保險絲座, 後行李廂門飾板拆裝, 穿線走線 都慢慢摸索。這次的安裝因為多了後鏡頭 (Mio A50), 在走線上也較複雜了些 (主要是後鏡頭從後 -> 前的穿線) ; 擔心影響 Hybrid 車的電池電路系統, 所以不用降壓電力線, 直接選 ACC OFF 時會斷電的保險絲座, 直接 取電線+保險絲+點菸器母座+Mio 原廠 2A 變壓器, 用得較安心些。

 

Lexus UX 車系駕駛座側下方的保險絲座位置, 得先拆下兩顆螺絲, 按下三個卡榫, 拆下一片飾板 (再拆掉上面 OBD插座 + 兩個線組卡榫 + 一個駕駛座落地照明燈插頭), 才看得到保險絲座位置, 還要再掀拔開保險絲座蓋子, 才看得到內部保險絲座 ......  (按 : 跟歐系車大多是按一下卡榫取下個飾蓋就看得到完整保險絲座, 很不相同) ; 而且 UX 的保險絲座是設計在內部深處面朝下的位置, 得趴著伸長脖子頭探進去, 再想辦法抬頭朝上看才看得到 對有點年紀又老花眼的準老人實在是很不友善 ...... (按 : 歐系車大多是拔下飾蓋就與眼睛視線呈90度正面看得到完整保險絲座), 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日本車大多沒人 DIY 的關係 ......?

 

駕駛座側下方飾板的螺絲位置-1

IMG_8147.jpeg

駕駛座側下方飾板的螺絲位置-2

IMG_8153.jpeg

飾板上的三個卡榫位置 (ㄇ字型位置)

IMG_8435.jpeg

IMG_8434.jpeg

飾板上拆下的 OBD插座 + 兩個線組卡榫 + 一個駕駛座落地照明燈插頭, 以飾板拆卸工具伸進去左右略頂一下就可拆下 ; (按 : 日系車的卡榫倒是比歐系車的卡榫好拆  鬆 很多, 不知道久了以後會不會異音也比較多 ......?)

另圖中垂懸著的黑色盒狀物猜應該是在台灣加裝的 BSM 盲點控制盒 (這邊要小抱怨一下, 這盒子上還黏有雙面膠魔鬼氈, 可能 Lexus 新車在楊梅整備中心加裝 台灣限定尊榮版 BSM 時就沒黏妥固定好, 一拆下飾板就整個垂掉下來, 不是要求完美近乎苛求嗎? 這施工品質實在是有夠兩光 OOXX ......)

IMG_8157.jpeg

拆開飾板後, 頭伸進去向左上方看, 就會看到保險絲座的蓋子 (照片中蓋子下後方處的螺絲, 可以拿來當接地(負極)固定點用)

IMG_8160.jpeg

從蓋子的卡榫端拆下 (一端卡榫, 一端兩個固定扣槽), 保險絲座終於現身 ......

IMG_8162.jpeg

有趣的是, 日本人大概都不會需要從保險絲座取電, 所以這個蓋子的設計是緊貼著密合的 ; 換言之, 如果加裝了取電線, 這個蓋子就蓋不回去了 Orz ...... (按 : 歐系車的保險絲座正面前方大多還會留有足夠空間可以加裝必要的取電線組)。

IMG_8166.jpeg

因應 UX 日本車的血統 + 龜毛人的個性, 保險絲當然也是選用 MIJ 日本規格, 這次用的是 PACIFIC 5A 保險絲

IMG_8350.jpeg

這邊比較一下 MIJ vs. MIC 保險絲的差異, 除了規格標示差異不同 (MIJ Inkmark 容易辨識 vs. MIC 本體同色凸字mark), 還有 PIN 腳長度與外觀也不同, 細看 MIJ 保險絲內部的線徑寬度不管怎麼折繞都幾乎一致, MIC 的在轉折處就有明顯粗細不一, 聰明的 學過基礎電路學的 你覺得哪一種才是好的保險絲 ......?

IMG_8360.jpeg

MIC 保險絲的標示字樣 (陰暗處會看不清楚 ......)

IMG_8353.jpeg

選定的 接電 (正極) 位置是 ACC OFF 後會立即斷電的 15A 點煙器保險絲位置 (P/OUTLET No.1) (按 : 提醒留意, 歐系車的點菸器座大多是熄火後仍維持供電, 或是特定時間後才斷電, 別混淆了) ; 這邊如果是選用降壓電力線, 則正極可以改選用熄火不斷電(常時供電 B+) 的 室內燈保險絲 (DOME 7.5A) ; 負極就一樣選前面提到的大顆六角螺絲處就行。

Driver side fuse box 3.jpeg

 

這邊提醒,

(1) UX 車系用的是 迷你型保險絲, 在選購取電線跟保險絲時記得要認清楚規格。

(2) UX 引擎室 (駕駛座側) 保險絲盒裡邊有 保險絲拔取器 (如下圖), 記得要拿來用, 不然這迷你型保險絲因為體積小又卡的緊, 很難徒手取下。

IMG_8186.jpeg

白色小夾子狀物, 就是保險絲拔取器 (在保險絲盒蓋內側)

IMG_8189.jpeg

拆下的 15A 保險絲的 (點煙器保險絲位置 P/OUTLET No.1)

IMG_8190.jpeg

IMG_8192.jpeg

準備裝車的保險絲座取電線, 最接近 PIN 腳的是原車 15A 保險絲, 上方是 for 行車記錄器用的 5A 保險絲 (因為 Mio 原廠車充裡邊其實還有一個 2A 保險絲, 這邊要用 2A, 3A 都行, 別大於 15A 就好)

IMG_8437.jpeg

插上取電線後的樣子, UX 的這個迷你型保險絲座孔位很緊實, 如果不是走線不當的拉扯力, 基本上應該可以不用擔心晃動或掉落。 

IMG_8442.jpeg

10mm 六角螺絲套筒, 用來鬆開 負極(接地) 固定螺絲用

IMG_8439.jpeg

負極(接地) 接妥後長這樣

IMG_8455.jpeg

接好電, 當然要先測試一下, 直接連好點菸器母座 + Mio 原廠 2A 車充測試,

ACC 紅火 ON 過電

IMG_8447.jpeg

ACC OFF 熄火立即斷電

IMG_8448.jpeg

確認 電路接線 OK 後, 記得將 點煙器母座與 Mio 車充 以絕緣織布膠帶確實捆緊 緩衝布束帶固定牢靠(半包覆, 車充變壓器散熱考量) ; 前者是避免因車輛行駛長期震動造成脫落或接觸不良, 後者是因為 UX 此處可藏線空間相對較狹小, 保護緩衝要做好避免造成周邊線路磨損。

IMG_8444.jpeg

IMG_8454.jpeg

為了要確實藏好這個 點煙器母座與 Mio 車充 與安全走線, A柱下方飾板也得拆, 連同駕駛座側門檻飾板前半段也得拆。

(按 : 這跟歐系車只要拆個飾板蓋就能有足夠空間輕鬆安裝實在是差很大 ......)

拆下的A柱下方飾板

IMG_8452.jpeg

A柱下方飾板內側 (就只有兩顆卡榫固定著, 話說這日系車的卡榫設計好像比歐系車 偷工 弱了不少 ......)

IMG_8453.jpeg

內部可以藏線走線的空間長這樣

IMG_8450.jpeg

假組裝示意圖, 記得線組要確實收妥藏妥, 不要盲塞去硬擠壓到內部其他線路, 收線也不要過於緊繃, 避免因車輛行駛震動長期拉扯力道造成鬆脫。

IMG_8460.jpeg

從下往上看示意, 線要收尾收得乾淨安全才行 ; 左端線尾到時會收到車門膠條內側往上 (這邊還要等連結 後行車記錄器 走線過來, 暫還不能完整藏線)

IMG_8462.jpeg

 

 

------ 有點累, 中場休息喘氣一下 ------

 

 

接著處理 後行車記錄器 (A50) 走線,

先拆下後行李廂尾門上方飾板, 原本以為會很難拆還備了一堆各式各種角度拆飾版工具, 結果這 UX 的後尾門飾板是從邊緣縫隙單兵徒手一扳就整片下來了 ; 德系車 vs. 日系車 的車內飾板卡榫設計理念實在是差很多 ......

IMG_8230.jpeg

後尾門上方飾板拆下後長這樣

IMG_8198.jpeg

打個光近點看

IMG_8199.jpeg

因為規劃從駕駛座左側沿車門天棚上方走線, 所以關鍵就在這 後行李廂門左側的線路橡膠蛇管,

IMG_8201.jpeg

先拉起尾廂門膠條 (膠條內會上有防鏽油, 記得先備好濕紙巾擦手, 免得弄髒內裝)

IMG_8202.jpeg

掀開膠條可以看到 天棚飾板 與 車頂鈑件間 的縫隙 (從此處走線) ; 掀天棚的時候切忌蠻力, 免得在天棚上留下摺痕。

IMG_8203.jpeg

略施巧力拔起 左線路橡膠蛇管下方固定座 (就橡膠溝槽環, 略轉動拉扯一下就可以拔開, 但要小心別用力過猛, 這橡膠蛇管如果破損了要換新品, 線路都要重新穿過, 處理起來會很頭痛)

IMG_8204.jpeg

左線路橡膠蛇管上方也要拆下 (一樣橡膠溝槽環, 略轉動拉扯一下就可以拔開 ; 上方多了一個白色硬質塑膠固定座, 等等裝回時再說如何拆卸這個固定座)

IMG_8207.jpeg

我是手邊剛好有 小口徑軟韌塑膠管 (直徑約略比USB線細一點, 長度約 1~1.5m 就足夠), 剛好拿來當穿線管用

IMG_8210.jpeg

從蛇管下方穿入, 從天棚與車頂鈑件縫隙穿出

IMG_8211.jpeg

將連接 後行車記錄器的線尾 (Mio A50 是 micro USB 直頭), 以織布膠帶 跟 穿線緊緊纏繞, 然後慢慢拉, 從蛇管下方孔洞 拉出來

IMG_8212.jpeg

在繼續往上穿線穿越蛇管之前, 提醒務必先將 穿線頭的尖端 妥善包覆好 (避免尖角在穿線過程中擠迫割破橡膠蛇管 ......) ; 預估的穿線長度與包覆纏繞好的 USB頭, 都要上點凡士林潤滑, 會比較好拉線也比較不會扯破蛇管。

IMG_8214.jpeg

蛇管下方只有小縫開口, 將已預潤好的穿線頭由此處塞入, 慢慢往上(頂)穿,

IMG_8217.jpeg

過程中力道放緩, 不是蠻力硬穿, 而是順著潤滑順勢順縫慢慢借力使力頂過去。

IMG_8219.jpeg

終於穿線過來了 ..... ; 到這邊就可以拆除緊緊纏繞 USB 頭的膠帶, 再從蛇管上方孔洞穿線到車尾廂門裡

IMG_8221.jpeg

這段相對簡單, USB 頭往上穿, 從尾門端拉出來就行

IMG_8222.jpeg

然後就反向安裝妥蛇管下座, 我是有預上點防鏽油, 記得要確實塞緊塞滿

IMG_8223.jpeg

裝回蛇管上座的部分, 要先拆下白色硬質塑膠固定座 (座上有三個卡榫, 略頂開卡榫就可以輕鬆拆下, 拆下後將這個白色硬質塑膠固定座確實牢靠地安裝在蛇管上方, 一樣上點防水防鏽油, 記得要確實塞緊塞滿, 然後將固定座往上原孔洞一頂就可以安裝回去(會有清脆卡榫到定位的聲音)。

IMG_8228.jpeg

確實安裝妥蛇管上方與下方, 這攸關日後防水, 很重要, 務必要仔細再三確認有確實裝妥。

IMG_8233.jpeg

取好適當出線位置與長度, 蓋回飾板, 選適當位置黏上 A50 後行車記錄器 (建議最好拿酒精或去漬油先擦拭一下黏貼的位置, 避免因塑膠表面油膜黏不牢)

按 : 可能是 UX 後尾門飾板塑膠材質的關係, 貼上後安穩了幾個月, 然後就開始掉, 換新的 3M VHB 膠帶也撐不了一個來月又掉, 後來是把後鏡頭改換貼在後擋風玻璃上 ; 用 Mio 附贈的塑膠貼片裁成適當大小 (儘量避免黏到電熱除霧線), 一路安穩到現在。 

IMG_8232.jpeg

從前座往後看 後行車記錄器的安裝位置

IMG_8255.jpeg

然後就沿著 天棚 與 車頂鈑件 縫隙 繼續走另一端的線 ...... ; 尾廂走完線, 記得膠條塞回去前要補點防鏽油 (如果手邊剛好有的話), UX 的膠條有內襯軟鐵片, 記得也要喬一下確認密合度。

IMG_8234.jpeg

繞到 C 柱後端上方走線進車內

IMG_8237.jpeg

 

塞完線後長這樣, 外觀完全看不出來 可能是因為黑天篷的關係 ......

IMG_8239.jpeg

走線到 C 柱前方, 這邊先暫等等 ; 因為後行車記錄器多餘的線要藏收在此處 (後座椅背旁車門鈑件縫裡, 此處空間夠大, 也不會影響安裝在天棚處的 側面車簾氣囊, 相對安全)

IMG_8241.jpeg

拆下後車門膠條的樣子 (按 : UX 的車門與後行李廂門膠條都內藏有塑形軟鐵片, 拆下膠條時如果有彎折到鐵片, 記得裝回前要先把鐵片喬回原來的間隙, 才不會因為彎折變形裝上去間隙過大 )

IMG_8242.jpeg

往前一路拆下後車門與前車門膠條, 走天棚縫穿線到前方

IMG_8243.jpeg

要提醒天棚縫裡有安裝側面簾狀安全氣囊, 走線一定要避開氣囊的爆發方向。

IMG_8245.jpeg

接著拆 A 柱飾板, 先拆車門膠條, 飾板從縫隙裡用手一扳就可掀開 (一樣因安全考量, 要避開氣囊爆發方向, 從氣囊後方走線才安全, 不可盲塞)

IMG_8472.jpeg

A柱飾板只需拆上半段就行 ; 此時先將 前行車記錄器位置安裝好, 將 USB 電源訊號線穿過 A柱 氣囊後方, 預留適當長度, 塞入前擋風玻璃上方天棚縫裡 ; 

IMG_8478.jpeg

穿過後長這樣, 因為 Mio 前後行車記錄器之間與電源是靠 Y 型連接器相連, 且因為線長的關係, 這 Y型連接器得藏在 A 柱飾板裡, 所以藏線(藏連接器)選位置得小心謹慎些, 避免影響氣囊作動。(一樣提醒, Y型連接器接妥線後, 最好有用織布膠帶確實捆牢, 避免日後鬆脫接觸不良又要重新查找拆裝一次 ......)

IMG_8484.jpeg

Lexus UX 的 A 柱飾板, 很好拆, 但很難裝回去 ...... 

(按 : 回裝時一直搞不定下圖這個卡榫, 不管角度怎麼喬都卡不緊 A柱飾板最上端, 最後是趁做新車回廠檢查時, 勞駕請兩位資深技師幫忙才終於裝妥。)

IMG_8485.jpeg

然後再從 A 柱上方沿天棚, 將 後行車記錄器多餘的線, 拉到後車門縫裡藏收 ; 走完線的前車門長這樣

IMG_8466.jpeg

走完線的 B柱 長這樣

IMG_8463.jpeg

 

就醬, 裝完收工, 看得出行車記錄器裝在哪裡嗎 ......?

IMG_8491.jpeg

答案是 裝在前擋風玻璃 ADAS 鏡頭模組的下方, 取適當距離角度, 黏貼在 ADAS 鏡頭模組蓋上。

IMG_8496.jpeg

截圖 2021-02-24 09.36.59.png

截圖 2021-02-24 09.36.44.png

 

選這位置的主要兩個原因 : 

(1) Mio 848 是左側鏡頭設計, 如果安裝在 ADAS 鏡頭模組右側檔風玻璃上緣, 駕駛會摸不到按鍵也看不到行車記錄器螢幕顯示 (雖然設定使用中都是關閉螢幕, 但有時還是會需要看螢幕, 比如區間測速提醒, 也會需要摸按鍵, 比如緊急錄影或拍照) ; 如果是安裝在左側, 則鏡頭攝像視野會太偏左(整個歪一邊) ; 但 UX 的 ADAS 鏡頭模組又佔位過於龐大, 所以選來選去, 只好裝在儘可能置中, 需要時可以看到螢幕顯示, 又不會太過影響駕駛視野的這個位置 ; 一方面是儘量取其攝像視野居中, 二方面是黏貼在 ADAS 塑膠外殼上日後比較不會有玻璃直接日曬高溫 3M VHB 膠帶易脫落問題。

(2) Mio848 是黏貼式支架設計, 雖然 3M VHB 雙面膠帶好用, 但難保早晚還是會有因日曬高溫變質掉落的一天, 所以援往例, 在自家車的行車記錄器上都會加裝彈型安全繩 (懸掛在後視鏡軸上), 萬一掉落才不會砸傷內裝甚至中控螢幕 ......。

 

彈性安全繩示意如下 (實際裝車長度請依 安裝位置/線材彈性 自行調整), 

Mio 848 的支架槽裡, 剛好有留一點孔洞空間可以出線 (猜是 Mio 原廠設計要預留適用於其他可調整型支架用途), 剛好拿來這樣用 ......

取適當 線徑粗細 與 長度 的彈性線 (縫紉器材店裡都有賣), 尾端打個結 (剛好塞住預留孔洞空間, 拉拔不會脫落的大小)

IMG_8172.jpeg

將尾端的結放在適當位置, 安裝好支架讓彈性線從預留孔穿出 另一端繞扣在 後視鏡軸 上, 就行 ; 這樣就算哪天背膠黏性沒了脫落, 也會懸在後視鏡軸上不會突然掉落砸到車機螢幕或影響行車安全。

IMG_8171.jpeg

正面示意圖 (安裝好後因為 Mio 848 瑕疵換機, 有多次拆拔實測, 很好拆裝, VHB膠也很牢靠, 沒有任何鬆動鬆脫跡象。)

IMG_8170.jpeg

 

 

後記 :

(1) 行車記錄器走線其實技術難度不高, 外邊店家幫忙施工價錢也不算貴, 但用的材料跟施工用心與否差別很大 (線給你走在安全氣囊前面/用便宜大陸製變壓器保險絲線材/亂剪線/盲塞壓迫周邊線路/防水膠條卡榫回裝不確實 ......等, 這些安裝過程中的偷工減料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 為了龜毛人的用車安全, 還是自己親手細細安裝, 龜毛人比較不會碎碎唸嫌不停 比較放心些。 

(2) DIY 安裝後已使用近 9 個月, 前方 MIo 848 主機用 3M VHB 雙面膠帶很牢靠完全沒任何鬆脫 (大都室內停車+黏貼位置非太陽直射), 電系一切正常, 走線拆裝過的飾版卡榫都很安靜無雜音 ; 後方 A50 原本是黏在塑料飾版上, 但陸續鬆脫了好幾次, 後來還是只能改用靜電貼黏在後玻璃上, 就沒再發生掉落狀況。

(3) 因為 Mio848 反光問題有點擾人, 試過 加裝 CPL 環形偏光鏡 (用 3M VHB 黏的, 可以黏得牢靠沒問題), 手邊剛好有 25mm (SONY) 規格 & 37mm 規格 (Kenko), 就拿來試套看看, 供參考囉。

 

SONY VF-25CPKS 25MM 偏光鏡 保護鏡組, 這組質感不錯, 裝起來像這樣

IMG_8616.jpeg

IMG_8617.jpeg

IMG_8618.jpeg

 

IMG_8623.jpeg

 

37mm Kenko (手邊剛好有 37 -> 28mm 轉接環 ; 接 Mio848 用 25mm 轉接環可能會比較合適些), 37mm CPL 的視覺效果有點太大太誇張 ......

IMG_8626.jpeg

IMG_8628.jpeg

IMG_8629.jpeg

 

 

 

就醬, 打完收工。雖然比歐系車的安裝多花了很多倍的 OOXX 時間 ......

 

 

 

 

 

arrow
arrow

    碎碎唸老狗一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