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這不是我的車, 車主是女士, 我只是幫忙挑車議價訂車驗車的苦力 ......
上圖是車剛拖車載運到點尚未整理前, 在交付領牌前作仔細的全車與底盤巡檢 ......
前懸吊部分 :
前懸吊(右前)
前懸吊(左前)
前懸平衡桿(李子串)接點 (右前)
前懸下三角架支點 (左前)
底盤前段仰視角, 沒偷下護板, 算是很平整
後懸吊部分 :
底盤中段仰視角
後懸 降 15mm 多連桿運動化懸吊 (右後)
後懸 降 15mm 多連桿運動化懸吊 (左後)
後懸副樑連桿固定座 (不知道有沒有說錯名稱 ...)
左側雙出排氣管, 還不錯看
底盤後段仰視角
實測路感 :
(1) Sportsvan 2015 台灣剛上市時, 試駕過當時的 1.4HL (選配 18"+降 15mm 運動化懸吊), 當時的感想簡單說是前座 OK, 後座只能用個慘字形容 (彈跳感非常明顯, 外加像是避震器抓不住彈簧二次彈跳的顛 + 碎震, 整個坐起來像是台灣土砲改裝設定沒搭配好的模樣 ...) ; 同時期試駕 2015 1.2 TSI or 1.6TDI 16" & 2017 1.4HL 17" or 一般版 Golf 就還感覺正常 OK, 歐系家庭用車的 Q 韌感都有, 但不會有過多不舒服的彈跳。
(2) 這次的 R-line, 規格上一樣是 18"圈胎 + 降 15mm 運動化懸吊, 但實測後座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一樣 Q 韌有餘, 感覺得出來比一般版略偏硬, 但沒有 2015 年試駕時後座碎震顛到不舒服的感覺 ; 搭配的 Bridgestone Potenza S001 胎噪略大 + 路感有點硬 (跟用慣的 235/45/R17 Michelin PS3/PS4 比) ; 之後如果換成 Michelin 胎 + 調適胎壓, 路感應該會再柔韌些。
(3) 底盤的用料與扎實度感想, 嗯, 這個問我不準, 我開了 15 年的 e39 530i ...... (按 : 底盤頂起來看前後多連桿副樑都是鋁合金組件 (當然零件價格也貴不少, 底盤耗材都用正廠件沒改裝, 操控路感與舒適性到現在都還可以打趴一堆新車 ......) ; 一分錢一分貨真理不變。
(4) 個人感受, Sportsvan R-line 的操控表現其實已經很近似於一般版 Golf, 降 15mm 車高 + 後運動化懸吊 + 18", 確實有幫忙抵銷掉一些因車高帶來的重心偏高問題, 簡單形容來說, 有點像是 "披著狼皮的山羊" (嗯, 外觀可以唬人, 但裡邊還是一樣 1.4 150hp 25.5kgm EA211, 有比綿羊好一點, 但離 “狼” 的境界老實說還有點距離)。
(5) 底盤非鋁合金/不鏽鋼 組件多, 建議買車同意車商領牌前一定要驗車 + 一定要頂起來仔細巡檢一下, 特別是有在戶外保稅倉經歷過今年 6月初大雨的車, 細節原由請自己心領神會 ......。
以上係完全非專業人士純個人感受, 如有謬誤或雷同處請多包容 ; 目前里程不多, 也沒過度激烈操駕體驗, 後續有其他心得有空再分享。
附記 1, 本來有想跟人交換 一樣 VW 原廠 18" Salvador 鋁圈, 但後來發現這個 18" Marseille 越看越耐看, 搭 Sportsvan 很有味道, 路上完全不會跟這幾年大街小巷流行的五幅雙肋款式撞圈。
附記 2, 有沒有人 VW 新車原廠備胎組要賣, 徵備胎組 徵備胎組 徵備胎組 ...
再補點圖 :
沾點夕陽餘暉的光 ......
18" Marseille 鋁圈 (原廠配 225/40/R18, 之後應該會換掉成 Michelin PS4 ......)
最後來個 啾咪, 閃一下 ~
後記 : 買新車, 要交付領牌前, 要不要頂起來仔細檢查底盤? 真有需要這麼麻煩嗎?
底下是幾張另一部車的實拍照片 (同年份同款車型, 出廠年月份略早兩個月, 推算時間剛好在保稅倉經歷過 2017年6月初北部的超大豪雨), 您可以自行參酌看看 ......。